神十九乘组太空出差已经过半,他们在太空都做了些啥呢?
先说空间科学实验。天舟八号带了果蝇上太空,做“空间亚磁果蝇生物效应及分子机制实验”。
为啥选果蝇?因为果蝇基因跟人类像得很,研究它们,以后人类要是长时间在太空生活,就有理论和技术支持了。
材料科学,维护了轴心机构电极,实验正按计划一步步往前推进。细胞学研究也没落下,为了以后在太空用干细胞3D组织,还有筛选药物做准备。
空间站的维护和设备操作也是他们的日常工作。
像太空跑台、再生生保系统这些重要设备,都定期检查维护。为了防止微小空间碎片撞坏舱门,前向、后向舱门都装上了防护装置。
实验装置这边,生物技术实验柜、高温材料科学实验柜都安装、更换、维护了个遍。
燃烧科学实验柜里换了燃烧器,设置、恢复抽真空排废气状态,流体物理实验柜也换好了样品。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在太空也不例外。
航天员定期做心脏血管超声、心电图这些医学检查,地面的科研团队就能随时掌握他们的身体情况。
还搞了全系统压力应急演练和医疗救护训练,万一遇到突发情况,也能应对自如。
为了保证出舱顺利,舱外航天服也是定期检查维护。
太空任务繁重,航天员要进行舱外活动、设备维护、科学实验等工作,能量消耗巨大。
能量餐能快速补充能量,避免因体力不支影响任务执行。比如在进行长时间舱外活动时,吃能量餐可随时“充电”,让航天员保持良好工作状态。
它按照航天员营养需求科学配比,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蛋白质助力肌肉修复与生长,减少肌肉流失;维生素和矿物质维持生理机能正常运作,保证身体代谢、免疫等系统正常。
体积小、重量轻,方便航天员在狭窄的空间站或执行舱外任务时携带。食用方式简单,无需复杂烹饪和餐具,撕开包装即可食用,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除了这些,他们还做了不少测试和数据采集工作。
有个“长期在轨典型姿态下操作力变化规律研究”项目,航天员负责测试和采集数据,地面科研人员拿到这些数据,就能分析出在太空操作和在地球上有啥不一样,变化的机制是啥。
还有“空间站任务人因适居性数据获取研究”,航天员通过填问卷、拍视频这些方式,收集数据,以后设计空间站的时候,就能更符合人类居住的需求。
精细动作控制测试、药代动力学研究也都完成了,对微重力研究和在轨用药都有参考价值。
另外,他们还拿着专业设备,测量个人噪声暴露剂量、监测声环境,把舱内环境摸得清楚。
神十九乘组在太空的每一项工作,都对我国航天事业意义重大。
期待他们后续的精彩表现,看看还能给我们带来哪些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