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8月11号,“联盟-2.1b”火箭携带“月球-25”号无人月球探测器,在俄罗斯东方发射场点火升空。
自1976年以来,这是俄罗斯时隔47年来的首次月球任务,再度发射月球探测器。如果成功,“月球-25”号将是人类历史上首个在月球南极地区着陆的探测器。
但是好景未长,8月20日,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发布消息,公布了“月球-25”号探测器于19日14时57分失联。而后再无消息,初步推测,探测器已经坠毁。
这个消息让俄航天备受打击,但是印度方面却是一片欢呼。
因为与此同时,印度的月船3号探测器也正在驶向月球,7月14日印度发射了月船3号,这是印度继“月船1号”和“月船2号”之后的第3次月球探测任务。
值得一说的是,“月船3号”发射前一天,负责此次任务的科研人员和印多名官员集体到神庙祈祷,这可真是不问“苍天”问“鬼神”了。
月船3号预计将于8月23日至24日抵达月球,届时将全球直播软着陆,并释放出六轮月球车,在月球表面进行14天的科学活动。
在“月球-25”号坠毁以后,印度高调宣称自己的月船3号几近成功,“成功了99%”。
但是到底有没有这么乐观呢?
首先,在月船3号以前,印度已经发射了“月船1号”和“月船2号”,但是都以失败告终,“一号”完全失败,“二号”被认为是“97%失败”,所以此次也是印度航天探月工程的“背水一战”。
而月球3号本来也是准备在2021年发射,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才推迟了2年发射。而这次也没有备份探测器,成不成就一把了。
因为如果失败了,印度就不大可能继续独自探月了,莫迪在访美期间,已与美国签署了月球探索合作协议,到时会加入到NASA的探月计划。
而之前“软着陆”失败的原因是发生了制动系统故障,导致坠毁,所以这次印度把“月球3号”的主发动机减少了一台,防止变推力调节时侧翻。
但四台并用却也只能在80%到100%推力之间变推力,推力过大或者过小都有可能“翻车”,为了防止反推失效,印度加强了探测器支撑腿的强度(嘿,“我”一下就狠狠定住了……)
而且他们准备了一个10公里的区域登陆,只要落下去,基本就算成功了。
但“月船三号”轨道比预计低了5公里,经过多次轨道调整,终于进入了月球轨道,但轨道高度为25公里x134公里,比预计的30公里低了5公里。
这5公里的误差不可忽视,有可能倾覆一切。
从30公里处,开始由1.68公里/秒,降低到0。这是一个阶梯降速的过程,先由30公里的高度下降到7.4公里,耗时690秒,此时速度仍然为0.358公里/秒,然后避障传感器开始工作,调整着陆位置,直到速度为0。
现在轨道位置低了5公里,那么降速就要从25公里开始,不能按照原计划降速了,在这个高度上由0.358公里/秒速度降低为0,几乎不可能。而“月球二号”就是在月面2.1公里处就出现了信号丢失的情况。
所以成不成,就看明天了。
航天是个精细活,要的是万无一失的准备和极其严谨的技术,考验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尤其是航天事业的综合实力,不是有一腔热血就能实现的。20世纪以来,只有中国的探测器成功着陆月球,并且是100%的成功率。
中国航天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果,精益求精、脚踏实地是成功的不二法门,在饮食上,我们也秉承了一致的用心。
航天员在太空中需要摄入足够的能量和营养来维持他们的身体健康和执行任务。
由于在太空环境特殊,无重力和缺乏新鲜食物,航天员饮食经过精心设计和计算,考虑了各种因素,如体重、性别、年龄、任务期限和个体的特殊需求。对不同的食材进行研究和测试,确保食物的安全和营养价值。
还考虑到保存和食用方式,将食物包装成易于携带和食用的形式,确保可以在太空环境中长时间保存,并且可以方便地食用。
航天员能量餐不添加防腐剂,确保航天员在太空中能够获得适当的营养和能量,以维持他们的身体健康和执行任务的能力。
处处细致用心,才能飞得更远!
推荐阅读:我国航天4000余项技术成果转民用,饮食领域航天员能量餐一马当先